来到环度后,一直感觉很有动力,有信心,学会了分配时间,知道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简介【在线测试】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是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亨利·霍兰德(John Henry Holland,1929.2.2-)编制而成。
职业兴趣定义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另一方面,动机是
“有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简单来讲,动机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或原因。”【1】由此我们可以操作性定
义职业兴趣为人们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内在动力或原因。
历史渊源
对于
兴趣测验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最早的研究开始于1912年,E.L.Thorndike对于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姆士编制了一个
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诞生于1927年,由E.K.Strong编制了Strong职业兴趣调查表。后
来,G.F.Fuder在1934年编制了Kuder爱好记录表。Kuder在当时的设想是把职业分成10个兴趣领域。但是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
前,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差异研究一直是分离的【2】。
1959年,霍兰德在长期职业指导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职业兴趣理论。此理
论按照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相应的职业也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
(S)、企业型(E)、常规性(C)。此后,霍兰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
(1970)。可以看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提出首次将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差异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
霍兰德提出的六大职业类型的特点即典型职业分别为:
(1)实际型:(Realistic)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偏好于具体任务。 典型职业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2)研究型:(Investigative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典型职业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3)艺术型:(Artistic)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
典型职业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4)社会型:(Social)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典型职业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5)企业型:(Enterprising)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典型职业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6)常规型:(Conventional)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典型职业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然而,霍兰德也指出多数人都并非只有一种倾向。霍兰德认为,这些倾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为了更直观描述这样的关系,霍兰德建议将这六种性向分别放在一个正六三角形的每一角【3】。
随后,霍兰德初步根据将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的思想,编制了由160个职业名称构成的职业爱好问卷(VPI)。后来,为了解决VPI出现的一些问题,霍
兰德发展了自我导向测验(SDS)。本网站中使用的即SDS问卷的修订版。其特点为可供手册这自己管理、计分和解释结果的职业咨询工具。
结构与测量方法介绍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SDS)题目部分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列出自己理想的职业;第二部分包括活动、潜能、爱好职业及能力自评四方面,每一方面都按六种类型编制题目,每类型题目数相等,第三部分是对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的选择,为职业选择提供多方面参考。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SDS)为自测试题。第一部分为开放试题;第二部分的活动、潜能、爱好职业为是否式试题,分别由66题组成;第二部分的能力自评,
每种类型由两道题组成,自评分数由1分到7分选择。第三部分职业价值观由10项工作价值标准选项组成。评分方式为分数累加制。六种类型的累加分由高到低排
列,取前三位的类型构成“三字母职业码”,对应的职业类型为测试者适合的职业类型。
现有应用情况
上世纪70年代
至2010年的统计,国外支持霍兰德理论的公开发表的报告就超过了500篇,研究方向有霍兰德职业兴趣研究内部结构研究、美国不同特征人群的应用研究、与
其他人格理论的关系研究、跨文化适用性研究等多个方向。国内引进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是在1991年,由龙立荣进行介绍、修订,使之更符合中国背景,各项指
标都达到了心理学统计要求。此后,多名心理学家进行了屡次的改编、修订与应用。多年发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在教育、培训、人事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4】。
优缺点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拥有很多价值之处。第一、霍兰德首次将职业环境的而研究和职业兴趣个体差异研
究有机结合起来。其六大类型模型强调了个体之间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因此,这种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促
进作用。另外,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还提出,兴趣是描述人格的另一种方法,是职业选择中一个更为普遍的概念。就职业选择而言,兴趣是个体和职业匹配的过程
中最重要的因素,直至目前,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分类体系,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中应用广泛。
但同时,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尚被认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西方的职业兴趣测评,在职业名称、类别各方面与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职业领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改订尚不足。
其次,霍兰德的测试中结合了被试者自评的兴趣、能力方面,但是对于能力的测评仍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未客观、全面得进行被试者职业潜能上的测评,这在结合自己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上是一大制约。
另外,虽然霍兰德提出在职业选择中,人格上个体差异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但仅仅从兴趣一个侧面出发。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性,而将兴趣作为人格的一个侧面尚存异议。同时,霍兰德并没有对于人格进行全面的测评,也被考虑为制约职业选择的一点。
最后,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中使用的是“是、否”两点量表,在程度的评价上太多粗略,也被考虑为其不足之处。
家长的委屈知多少谁说高三的孩子痛苦,高三孩子的家长更加痛苦。“为了孩子,我们付出这么多,孩子却这样不争气!”“为了孩子,我起早贪黑,他最起码得考好回报我吧。”“现在
您的孩子是否:特别懒惰,早上不起床,怎么叫也不起来,起来了还磨磨蹭蹭,书包也要爸妈来整理,晚上还是拖到很晚才睡?在家什么事也不做,吃完饭把碗一推,脏的衣服往沙发旁一堆,什么事都要
在一次高三讲座结束后,一对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环度。这时候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在我们环度的规划室里,我还没张嘴说话,孩子和家长就首先吵了起来。孩子说受不了家长,家长也
孩子不理家长,什么都说烦有的家长对我说:“跟孩子特别难以沟通,不管说什么,她都说烦。孩子现在学习压力大,我关心她一下都不行,她从来都不领情,比如天冷,让她多穿一件衣服,她总是不
种种不幸的家庭或者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到底怎样的家庭是孩子喜欢的。为此,我们曾经特地开了个Party,组织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
曾有教育工作者对某校一、二年级的50名不爱学习而且行动懒散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12个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说脏话;在7个家庭中,爸爸或妈妈只顾自己挣钱,对孩子基本不管不